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港口航道影响研究-k8凯发官网

天气预报:
走进南科院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试验基地
 
k8凯发官网-凯发k8国际首页
>专题信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科技成果选登>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
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港口航道影响研究
日期:2019年09月30日 16:44:22点击数:次字号:【 】

研究成果获2016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科技奖一等奖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长约50km,其主体工程“桥-岛-隧”长达36km,海底隧道长6648m,是我国跨海交通的超级工程。大桥跨越的珠江口伶仃洋河口湾,上游有华南最大的主枢纽港广州港和深圳港以及虎门港、中山港等珠三角重要港口,桥区有广州港出海航道、深圳西部港区铜鼓出海航道等大型深水航道以及青州水道、九洲港航道等重要航道穿越,是我国沿海航线最密集、船舶密度最大的通航水域之一。伶仃洋河口湾 “四口入海”和 “三滩两槽”的动力地貌格局,使其水沙运动环境极其复杂。大桥建设面临桥位选址、主通航区设置、人工岛平面优化、桥孔合理跨距等一系列问题,工程对伶仃洋水沙环境和港口航道影响的研究尤为关键。通过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该项目研究了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径流、潮流、泥沙及盐度等水沙动力特征、滩槽演变机理及对河口治理开发活动的响应,揭示了珠江口伶仃洋“微变性、趋稳性、可塑性”的重要特征,得出伶仃洋“三滩两槽”基本格局可以长期保持稳定的重要结论。

2、采用宽水槽非恒定流条件下正态系列试验,研究了桥墩群的阻力效应,进而采用超宽动床整体物理模型对伶仃洋水动力和滩槽冲淤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解决了“桥—岛—隧”不对称布置和伶仃洋东、西两侧动力差异明显条件下的试验模拟难题,明确提出大桥建设对珠江口深水航道运行维护基本无不利影响。

3、采用非结构网络加密技术的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不同尺度的桥墩和人工岛形状进行合理概化,提出了边壁摩阻系数随水深变动关系式,提高了桥墩阻水效应数值模拟的水平,成功模拟了工程对伶仃洋水域水沙环境的影响。

该项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的创新型科技成果,丰富和充实了河口湾的水沙研究技术,促进了我国大型河口水沙模拟试验的技术进步,培养了队伍,并服务于我国乃至国外的水运、海岸、水利工程建设,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项目成果已被应用于工程实践,为类似工程技术论证提供了借鉴,促进了我国大型河口模拟试验的技术进步,培养了队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分享到:

相关文章  
·长江澄通河段通州沙西水道长沙河~福山塘段边滩整治工程
·三峡水库下游江湖水沙交换机制与滩群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
·
·
最新文章  
总访问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