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泥沙及河流动力学专家、我院原院长、名誉院长窦国仁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日。院领导陈生水、段虹、戴济群、唐云清、薛亚云、朱寿峰,窦国仁院士女儿、院原总工程师窦希萍等一行赴我院铁心桥水科学与水工程实验基地窦国仁院士铜像前敬献花篮,追忆窦国仁院士为我国水利交通能源事业以及我院改革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深情表达对窦国仁院士赤诚爱国之心、为人为学崇高精神的无限敬仰和怀念。 窦国仁(1932.11.16-2001.5.22),满族,辽宁北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泥沙及河流动力学专家、先后任南京水科院河港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南京水科院院长、名誉院长,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主任,以及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等。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紊流和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紊流力学(上、下册),发表论文120余篇。因主持研究和解决长江葛洲坝工程中的泥沙问题,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提出的“河床紊流随机理论及其应用”,获198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河道二维泥沙数学模型”,获1989年度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长江三峡变动回水区水河段泥沙模型式验研究”成果,获1991年度交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黄河水浪底枢纽泥沙研究”成果,获1995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黄骅港浑水动床泥沙模型试验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口海岸泥沙数学模型”成果,获1998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被评为省、部级劳模和特等劳模,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首批博士生导师。 窦国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泥沙与河流动力学专家,终生致力于我国江河泥沙治理和沿海港口航道开发中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他早在留学期间,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了泥沙运动基本理论。在数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全面系统地发展了水流泥沙运动力学、紊流随机理论、泥沙模型相似理论、波浪潮汐水流泥沙数学模拟等泥沙基本理论。提出的非恒定流不平衡输沙方程式、泥沙沉降的统一公式、河流和河口河床形态方程式等并被广泛应用。主持开展了长江三峡、葛洲坝、黄河小浪底、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黄骅港、苏北运河闸下淤积、钱塘江治理等重大工程的泥沙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推动了泥沙与河流动力学的发展,为我国的水利水运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擘画、推动福建木兰溪综合治理,并通过福建省水利厅邀请窦国仁院士主持木兰溪治理试验研究。窦国仁院士带领课题组建立了木兰溪整体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通过大量试验和计算,论证了不同方案的治理效果,为成功解决木兰溪治理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窦国仁院士1960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水运学院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一直在我院工作,并长期担任我院的主要领导职务,为我院的改革和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他重视基础理论和重大工程应用研究,保证了我院各学科的领先地位;率先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实行课题负责制,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我院的大踏步发展;重视学科建设和规划,建立了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系;加强试验厅室和科研基础设施,特别是铁心桥试验基地的建设,改善了科研条件,提升了科研水平,增强了创新能力。我院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窦国仁院士的心血与贡献。 新时代的南京水科院人将在新征程中学习弘扬窦国仁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潜心钻研、执着追求,锐意创新、勇攀高峰,为建设国际一流水利科研院所、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